最美乡村邮递员杨胜义 十六年坚守把乡村邮路串成爱心路系列报道(一)群众信任的人民邮递员
穿梭在山间邮路16年,8万件包裹邮件准确无误送递到群众手中,无一差错,无一丢失,无一投诉,他就是绥江县乡村邮递员杨胜义,他把乡村邮路串成了群众心中的爱心路。他是群众信任的人民邮递员,村民致富的带头人,也是同事眼中的拼命郎、家人信赖的顶梁柱。从今天起,《昭通新闻》推出系列报道《最美乡村邮递员杨胜义 十六年坚守把乡村邮路串成爱心路》带您一起见证杨胜义的乡邮情,今天播出第一集《群众信任的人民邮递员》。
现场声对话(送代购食盐)
(相关资料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绥江分公司邮递员杨胜义:“我今天我给你带了一点食盐来。(你)放高一点的地势,放地面害怕潮湿了。”
何宗财:“要得,好好。”
画面中正在为独居老人送食盐的就是绥江县乡村邮递员杨胜义。今年89岁的独居老人何宗财亲人都在外务工,小儿子在汶川大地震中意外去世,无人照料。杨胜义时不时都会到他家里,代购一些生活用品,陪他聊聊天。
在这条邮路上,杨胜义不只是邮递员,他还自发成为群众的代购员、服务员。服务这条邮路已16年,他从不计较得失,是片区群众信任的人民邮递员。
现场对话(从家里出发)
杨胜义岳父黄邦书:“你慢点哦。”
杨胜义:“要得,要得。”
今天是杨胜义投递的日子,6点35分,在和家人打过招呼,老杨提前出发了。
到达投递中心,老杨的第一件事是打扫收投大厅。等到邮车到达,老杨和同事完成扫码、分拣,老杨就要准备好今天要投递的邮件包裹准备出发了。
今天,老杨还要去其他快递网点帮村民代领包裹上山。最远的互助村到县城要25块钱车费,又没有快递网点,老杨就成了他们的义务代收员。只要村民叫上一声,老杨就会帮他们把包裹带回去,从来不收一分钱。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绥江分公司邮递员杨胜义
“雷锋那个时候,他能收过任何人的报酬吗?他也没有嘛,他也是相当于是一个平凡的人,都是一心做好事,帮助大家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一路上,杨胜义穿梭在学校、厂矿和村子间,线性的邮路,杨胜义早已串成一片。
送完机要件,把剩下的收件人不在家的快递寄放在小卖部,已经是下午四点。杨胜义结束了送递工作,但是,他的“工作”才完成一半。
现场声对话
互助小学老师曾海波 :“这个户口册屋头老人急着用,所以麻烦你着急给我寄回去。”
杨胜义:“地址是哪里呢。”
互助小学老师曾海波:“待会儿我微信发给你,又要麻烦你了。”
今天,互助小学的曾海波老师急需把户口簿寄回老家,他联系到老杨,老杨正在村子里,直接上门取件。
互助小学老师曾海波:“一直都是老杨在我们不方便的时候,为我们代取快递代寄快递,(下一步) 我还要把老杨介绍给我们学校的孩子们,老杨是他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人,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去崇拜老杨,能够从老杨的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
互助村村民王孝英留守在家,家里养了50多只鸡,因为县城太远,卖鸡蛋成为她最大的烦恼。老杨经常帮她把鸡蛋拿到城里去卖。
互助村村民王孝英
“都觉得他还是比较踏实的,所以就请他带噻,带了很多回都没有打烂过。自己去卖的话要50块。”
无论遇到多大困难,老杨首先确保的,是把快递安全及时送达。
2015年8月,在送录取通知书时,由于下雨路面泥泞,杨胜义的摩托车链条滑落,抛锚在路上。修理摩托车时,左手食指意外被绞断。当时杨胜义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继续步行近5公里,把通知书送到了学生手里。而他的手指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没能接上。
杨胜义妻子黄英:“(当时)那个血飙起来那么高,后来没有办法,(就只有)整点绳子捆起,把(手腕)各方面给他捆起,他才(能去)。他是干啥责任心重得很的,他是该给人家送到就送到的,我就在那儿就说他,(不去送了),他都不同意啊。他硬要送去,他说人家这些重要得很,人家读大学万一耽误了,耽搁了。”
在路过当年手指受伤的地方,在问到杨胜义后不后悔时,他坚定地说不后悔。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绥江分公司邮递员杨胜义
“不后悔,后悔(什么),总体来说我在这条乡村邮路上,已经坚持了十六年了,也真正地深有体会的就是,这些老百姓表示对我的工作的信任、满意,对我的工作的认可,反正我心里面就觉得是真正的踏实。”
杨胜义服务的农业、大沙、互助三个村的邮路是绥江县最远的邮路之一,海拔从400米的金沙江河谷抬升到1400米的山区,来回需要骑行100多公里。数十年来,村民已经把老杨当作最信任的人,有什么事都会找老杨,老杨也感动着这条邮路上的人们。
来源|昭通广播电视台 安德立 孙贵波 绥江融媒 杨东升 吴勇
审核|杨宇航
编辑|杨超烨
实习编辑|李海丹、吴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