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南海占比超4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泳 通讯员 李凤 郑邦耀
8月18日,记者从佛山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新闻通气会获悉,佛山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其中,南海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市场主体在五区中总量最大、增量最多,总量达64.2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42.8%。
(资料图片)
近年来,南海区市场主体大盘保持逆势上涨的良好态势。南海的吸引力从何而来?会上,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炬昆给出了答案。他表示,今年以来,南海区全力拼经济,持续优化地方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市场活力,有效地提升了南海的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南海坚持服务导向、坚持效率至上、坚持政策帮扶、坚持、坚持秩序保障,不断深化改革回应社会需求,实现市场准入“办好办快”,全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努力守护公平法治环境。
经济韧性增强,制造业蓬勃发展
据了解,南海区继2021年4月突破40万户、2022年5月突破50万户、2023年4月突破60万户后持续高位增长,今年新设立市场主体12.1万户,同比增长33.8%,平均每天新设立526户。
数据显示,无论从总量还是从增量看,南海区制造业市场主体的表现都十分亮眼,制造业当家的底气不断增强。在已有的64.2万户市场主体中,行业排名前五位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五大行业的市场主体数占到了全区总量的86.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遥遥领先,总量达到34.3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53.4%,主要涉及建筑材料批发、百货综合批发、贸易代理以及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以及水果蔬菜、日用品、服装、食品零售和珠宝首饰零售。制造业总量位居第二,共计8.4万户,同比增加14.2%,其中企业4.8万户,同比增加13.0%;个体工商户3.6万户,同比增加15.8%。
从今年新增的12.1万户市场主体来分析,新增数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中制造业增量排名行业第三位,新增市场主体7779户,同比增加19.6%,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投资方向体现在金属制品、家具、纺织品、塑料制品、纸制品等本土的传统优势产业。
从“营商”高地迈向“赢商”高地,区域竞争力持续增强
如何更好促进经营主体数量“加速狂飙”,持续擦亮制造强区“金字招牌”?通气会上,李炬昆介绍,南海今年重点打造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纳入南海区十大民生实事来高规格推进,让更多的企业和市民愿意网上办、主动网上办。目前,网上办事率达67%,比去年同期提升30%,年底有望提升至90%以上。通过该平台,商事登记、食品药品等86个许可事项可以实现网上办,还可实现各类表格和文书的智能生成,并实行先预审、后签名,实现一次签名即可完成。
此外,南海不仅在优化市场准入服务方面做足功夫,更是加大政策帮扶力度,为企业减负增效,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政策包括:实施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化和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推进“个转企”扶持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发展科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给予50-500万元的经费补贴;对在“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完成技术交易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等。此外,还实施税费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制造业企业退还大规模增值税增量和存量留抵税额;对生产设备融资租赁企业给予一定比例贴息;为获得股权投资的扶持企业库内企业提供的银行融资服务。还推行免费刻制首套印章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今年1-7月享受该政策的企业达1.7万户。通过政策暖企、金融暖企等一系列强心针,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提升市场活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帮扶企业发展的同时,南海狠抓监管执法,持续营造善治南海、活力南海。今年南海出台“1+8”《南海区专业批发市场综合治理总体工作方案》,推动“六好”专业批发市场治理。全区统一行动,在税务、金融、人社、环保等领域开展中介服务行业治理,整治行业乱象维护市场秩序。1-6月,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春雷”“飓风”“铁拳”等一系列执法行动,立案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644宗,办结2960宗。
下阶段,南海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把畅通市场准入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首要环节,深入推动商事制度改革、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企业标准领跑者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不断优化南海营商环境,推动南海区不断实现从“营商”高地到“赢商”高地的新跨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冯小静校对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