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资讯

大小海绵联动 城市“喝水”能力提高了 萧山区完成海绵区域化建设42.11平方公里 环球动态

2023-05-24 08:18:51 杭州网


(资料图片)

前两天,一场大雨降临萧山,但在亚运村媒体村区块,没有一个窨井盖的路面上却没有一点积水。

为何?原来,媒体村运用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大部分地面都采用了彩色透水混凝土,大孔隙的结构使雨水可以快速下渗。这些彩色混凝土就像一块“大海绵”,雨时能吸水,旱时能挤水,“锁住”水分,做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甚至收集到的雨水,经过过滤、净化、消毒之后,还能运用到后期的绿化浇灌、地面冲洗中。

“海绵”一收一放间,原本钢筋水泥搭建的城市开始“会呼吸”“会喝水”了,安全更有“韧性”。近日,记者从区住建局了解到,类似的“海绵项目”,萧山今年还要打造10个,涉及学校、安置房、道路、公园等众多领域。

事实上,我区从2016年便开始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居民生活中已经能切实感受到“海绵”的作用。比如,南市花园把“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融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几年过去了,在面对大雨侵袭时,效果仍然不错。“已经很久没在小区看到水坑了,梅雨季节,即便下过雨,也不影响在小区内散步。”小区内的居民对“海绵”很认可。

我区新建的学校、安置房也基本都是“海绵宝宝”。比如去年投入使用的盈丰小学采取了透水铺装、下凹绿地、雨水回用等“海绵”措施。“以前下雨,室外的日常活动基本不能开展,现在好了,学校变成了‘大海绵’,停雨地面很快就干了。”盈丰小学相关负责人说,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给师生带来不少利好。

这些“海绵”长什么样子?“其实,这些‘大小海绵’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表示。像不少小区内部绿化带里的白色石子坑、透水混凝土铺设的道路、生态停车场,都是能加强小区的排水防涝能力的“海绵”。而在公园里常见到的旱溪、植草沟、雨水花园、雨水调蓄池等等也是一个个“海绵”,可以消纳周边道路、地块的雨水,而蓄积雨水也能作为植被养护用水。

“就是这样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海绵’,帮助萧山推动绿色生态建设,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而‘海绵城市’建设也不需要大拆大建,可以融入各项改造、建设工作中,潜移默化中发挥‘海绵’效果。”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我区推进了13个海绵城市重点项目,完成区域化面积5.7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底,我区累计完成海绵区域化建设42.11平方公里,大小“海绵”联动,一座“会喝水”、有韧性的生态城市正不断形成。